鋼結構被認為具有優良的抗震性能。在以往的地震中,高層鋼結構的地震損傷小于鋼筋混凝土結構,整體損傷或倒塌很少發生。因此,對于高層建筑,其抗震性能遠大于普通建筑。下面介紹了高層鋼結構的幾種破壞形式。
一.結構倒塌
結構倒塌是地震中最嚴重的結構破壞形式,這種破壞形式通常發生在結構的應力集中在結構的薄弱層,從而導致某些結構的失效,導致結構的連鎖反應,最終導致整個結構的失穩,這就要求設計者對高層鋼結構的強度進行均勻設計,避免結構薄弱層的產生。
二.節點破壞
節點破壞是地震中最常見的破壞形式之一,通常發生在應力集中在有施工缺陷或設計問題的節點上,或當節點應力不均勻時,使節點在地震中容易被破壞,如鉚接斷裂、焊接位置錯位、加勁板斷裂、屈曲、腹板斷裂、屈曲等。
三.構件破壞
構件破壞的主要形式是支座破壞和梁柱破壞。當抗震強度較大時,支座承受反復拉壓的軸力。一旦壓力超過支座的臨界屈曲力,就會發生破壞或失穩。對于框架柱,存在翼緣屈曲、翼縫撕裂,甚至框架柱水平裂縫或斷裂破壞?蚣芰河幸砭壡、腹板屈曲和開裂、扭轉屈曲等破壞形式。
四.基礎錨固破壞
基礎錨固破壞主要與結構設計、結構結構、施工質量、材料質量、日常維修等有關,施工過程不當,會出現滲漏或非法操作,因此,雖然看不到建筑物的出現,但一旦發生地震,柱腳處的地腳螺栓就會脫落,混凝土斷裂會導致錨固失效、接縫板斷裂等。這就要求高層鋼結構的抗震設計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。